大安森林公園適生蚯蚓種類調查及土壤改善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無脊椎動物研究室 陳俊宏教授 

 

蚯蚓被稱為自然的耕耘者及自然的施肥者,是大地的守護神。理論上蚯蚓的數量越多,土壤的品質越好,植物的生長也會跟著提升。依據成陳教授個人經驗,大安森林公園剛開放之初,在每年春天下大雨的清晨,很容易看到蚯蚓爬滿地,特別是在信義路及新生南路入口附近的地面、草地、小水溝及小徑。然而,此景已多年不復見,這是否意味大安森林公園的環境不再適合蚯蚓生長,而這種現象與大安森林公園樹木生長不佳是否有關連?

少了土壤的守護神,或許是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壤每況愈下的原因,為了要扭轉這種劣勢,將蚯蚓再次引回大安森林公園,重新增加蚯蚓族群數量,或許是可行的辦法。但是,大安森林公園現在到底還有多少種蚯蚓?牠們的族群密度是多少?若要引入蚯蚓,要引入何種蚯蚓呢?

陳教授研究團隊在大安森林公園調查蚯蚓種類與分布密度,平均每平方公尺有70±55隻蚯蚓,鑑定出16種蚯蚓。這些蚯蚓主要是廣泛分布的本土種,但也發現了兩種外來種—黃頸蜷蚓與沙爾塔真柯蚓。而優勢蚯蚓是外來種的黃頸蜷蚓,每平方公尺有11隻。整體而言,蚯蚓主要出現於大安森林公園中間靠近和平東路的區域。

研究團隊進行調查時發現,大安森林公園表層土壤淺,加上定期清掃落葉,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建議可以收集落葉打碎後再混入土壤中,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期望能增加當地蚯蚓密度,以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使植物能順利生長繁衍。

另一方面,未來需要關注並且監控外來優勢種黃頸蜷蚓的族群變化,由於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壤硬且排水不良,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黃頸蜷蚓幾乎占據所有植被覆蓋少且表土層相當緻密的地方,其競爭力明顯高於本土種蚯蚓,很可能未來黃頸蜷蚓會逐漸取代本土種蚯蚓。

此外,有研究指出黃頸蜷蚓數量很多的土壤,其透水性與排水性會變差,土壤也會變硬。雖然目前黃頸蜷蚓的數量並未超越本土種蚯蚓的總密度,但為避免當地土壤特性與外來種蚯蚓的加成作用,進一步使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壤物理性質更加劣化,黃頸蜷蚓絕對是值得關切的對象。

另外陳教授研究團隊也試驗改善土壤(翻土、添加有機質或添加蚯蚓)後,蚯蚓種類與數量的變化。結果發現喬木楓香、榔榆、阿勃勒下的土壤在不同處理(對照組、翻土對照組、有機實驗組、有機+蚯蚓實驗組)下,其蚯蚓密度變化情形並不相同:對楓香與阿勃勒而言,在土壤中只要增加有機質,對於蚯蚓總密度增加就有幫助;而榔榆則只要翻鬆土壤對於蚯蚓總密度就有助益,但是外加有機質增加幅度更大。綜上所述,增加土壤中蚯蚓的密度,不僅需要翻土,亦須另外補充有機質,才可讓土壤中蚯蚓密度增加。且依三種樹種的不同月份蚯蚓密度的變化情形可得知,推估翻鬆土壤並混入有機質可能至少有4 個月的有效期限。

以黃頸蜷蚓密度最高的楓香來看,外加有機質後,黃頸蜷蚓的受惠程度相對較大,本土種則相對較少;榔榆則不管是黃頸蜷蚓或本土種蚯蚓的外加有機質,對其密度增加程度都相當明顯;阿勃勒則是黃頸蜷蚓相對數量最少的,黃頸蜷蚓受外加有機質的受惠程度並不明顯,本土蚯蚓的受惠程度則是相當顯著。

比較楓香、榔榆和阿勃勒的蚯蚓種類與密度,可以發現這三種植物的根部附近的蚯蚓組成與密度不大相近,尤其阿勃勒根部附近的黃頸蜷蚓是這三種植物中最少的,就算外加有機質後,其黃頸蜷蚓密度增加幅度仍遠小於楓香和榔榆。這可能的成因有二,第一個是阿勃勒是否會釋放或分解後生成某些化學物質對於黃頸蜷蚓的族群增長有限制力,已知阿勃勒釋放的植物鹼是一種天然殺螺劑;另一個種植阿勃勒區域的土壤有某些特性讓黃頸蜷蚓族群量較低。這方面的確實原因不明,尚待進一步研究來瞭解。








 

大安森林公園蚯蚓密度調查成果圖






楓香在不同實驗處理下,不同月份的蚯蚓密度變化







榔榆在不同實驗處理下,不同月份的蚯蚓密度變化







阿勃勒在不同實驗處理下,不同月份的蚯蚓密度變化

 

期末成果報告簡報下載